第79章 *忽疑君到(四)

赋长书休息了两个时辰。卯日也无聊得睡过去,直到清醒,发现自己被赋长书的长手圈住,他被勒得呼吸困难,忍耐着怒意从赋长书怀里爬出去。

宫中来人通传,让卯日进宫去陪惠妃娘娘用膳,赋长书身份特殊,少年不可能将他带进去,又觉得将人落下良心不安。

“你就和惠妃娘娘说,我今日去丰京着了寒,不便去宫中陪长姐,等我病好了,弟弟再去看望她。”

赋长书坐在床上直直地盯着他:“推了惠妃娘娘邀约,没关系?”

卯日伸了个懒腰:“没事,每月我总会推掉几次,更何况长姐常让我进宫于礼不和,就算是陛下恩典,我也不能仗着宠爱胡来。不去的话,还自在快活一些。弟弟,你先起来洗漱,我领你在长宫里逛一逛。”

午后雪下得更大,洋洋洒洒的,将宫中草木覆盖住,两人慢悠悠从宫中逛到戏院。

“你来的不巧,戏班子上月初回乡过节,没法叫你看了,”卯日披着斗篷和他说闲话,“今日原本要去练习傩舞,不过你来了,我便正好推了,只管领着你玩。”

赋长书瞧着有些笑意:“多谢以尘哥。”

卯日咳嗽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肩:“来者是客,我还没小气到把你丢下不管。虽然你小子嘴巴欠,可偶尔一两句倒还中听。”

少年停了步伐,有些跃跃欲试:“弟弟,要不我们上丰京去玩吧,晚上不回灵山。悄悄跑,走,和我去牵马。”

卯日一时兴起,赋长书也只管跟着人,他们当真又从灵山冲回了丰京,只在出门前派人给张高秋捎了口信,晚上不回去。

等到了丰京,卯日觉得冷,寒气直往脊背里钻:“怎么这么冷,明日不会下大雪吧?”

赋长书解了斗篷,披在他身上,给人系绸带的时候,示意卯日把下巴扬起来,只是少年身上披着两件斗篷,直接把脖颈淹没了,他的手指无意触到卯日的下巴。

冰瓷一般凉。

赋长书垂下头:“回去吧。”

“不回去,我们今夜就在外面住。”

“着凉怎么办?”

卯日搓了搓手:“没事,我不冷。走,我们去有居酒楼,往日夜里那里都会演出,我们也去看看。”

赋长书却不动,突然伸手将人扛起来,放在马上,自己骑上去,让卯日坐在自己前面,一条结实有力的胳膊抄过卯日的腰将他圈住。

“你做什么?”

“带你回灵山?”

卯日扯住缰绳:“回去做什么,再说这个时辰,等到了估计天都亮了,你不准备休息了吗?”

没想到赋长书直接说:“那我就带你去汝南。”

卯日靠在他胸膛上,觉得暖和,他仰起头,后脑勺抵着赋长书厚实的胸膛:“我开玩笑的,长书哥哥,我们去有居呗,我早就想去了,可六哥他们都不肯领我去。”

赋长书垂下头:“你惯会骗人。”

“我没有,我是在哄你。”卯日笑眯眯的,察觉到他态度软了,于是拍了拍腰间那只手,“长书哥哥,让让我呀,我难得叫你一声哥哥,你难道不该哄哄我吗?”

赋长书:“油嘴滑舌。”

“怎么走?”

卯日来了劲,指挥着他在丰京道上慢悠悠闲逛,两人共乘一匹马,身侧还牵着一匹,就在灯火阑珊的长街上走马。

雪落在两人发顶,薄薄的一层,被灯火映得五光十色,如同琉璃。估计是因为靠得近,卯日没觉得冷,兴致勃勃和他介绍着沿途的乐事。

等路过一张面具铺子的时候,顺手买了两张傩面,他不用戴,只斜挂在头顶,把另一张青面傩神扣在赋长书脸上。

“赋长书,你信世间有神佛妖鬼吗?”

“为什么这么问?”

卯日伸手敲了敲他脸上的面具:“无论凡间还是宫中,几乎事事都会起舞祭祀,求神灵庇佑顺遂平安。我总想着,西周人口若有六百万,可书上详细记载的神佛不过一千位,若人人有所求,她们听得过来吗?能逐一实现吗?”

赋长书:“不能。”

“我只知道,若我问神,你为何不同我传信,神佛灵巫不会回答我。”

“可我要是千里跋涉到你面前,亲口问你,你会给我答案。”

卯日笑了一下:“少来,要是我故意不回答你呢?”

“那我也知道我的答案了。”

赋长书瞧着人群,丰京富庶,徬晚还有杂技百戏,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蹋鞠,气氛热烈,目不暇接。

而汝南崇尚礼乐,规矩森严,往往日落便休息,赋长书若要学习,只能自己挑灯夜读。丑时就起来晨练,先去武氏那里学武,等到了学宫上课时间,赋长书再赶过去,偶尔还要去医馆检查身体,学习简单的医理。

大半年来连轴转,每夜沐浴后躺在床上,他累得合上眼,脑子里却掠过了在湘妃三峡遇到的人。

大多数时候,他被繁重学业压得没空去想卯日。

可一旦想起来,少年就跟凿进了脑子里一般,越发清晰,且入木三分。从头、眉目、鼻梁、唇,到纤细的身量,白如雪的皮肤。

一遍又一遍想起来,如同是画卷,在脑海里印了一幅又一幅,叠在他脸上,压成山。

他摆脱不了,卯日好似一道魂灵萦绕在他身侧。

他躺在床上,黑黝黝的床顶潜藏着卯日的影子。

他起身挑星火,那豆粒大小的火光细细长长地燃烧,憧憧的火焰烧成了卯日的衣摆。

他洗脸、沐浴,水里会掠过卯日的脸庞,少年脸上淌着水,鬓发湿漉漉的,眼尾拘着一层泪光,又轻又柔,可望一眼,就让赋长书绷紧了脊背。

赋长书迷惘困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总觉得需要一个答案,这个问题谁都解答不了,就连拷问自己的内心,也只是沉默,所以他准备从汝南到丰京找卯日。

提前花了一月将途中的手续都办理好,学宫一结束课程,赋长书便翻身上马,去丰京找自己的答案。

神佛解答不了的问题,反省也解答不了的问题,只有卯日能解答。

卯日是他读不懂的难题,也是他答案之书。

这是求神拜佛绝对换不来的回答。

两人到了有居酒馆,卯日将两匹马交给养马人,从引路小厮那接了两杯酒,递给赋长书,和他念叨。

“过有居者,谁不痛饮三大白?”

卯日说完便一干二净,又举起酒杯倒倾过来,展示空掉的杯子,等赋长书喝了那杯酒,又从小厮那接了两串腕系小钹过来,系在手腕上。

他塞到赋长书怀里,领着人往里进:“这是有居用来哄孩童的玩意,我还未成年,他们送我们一人一个。”

赋长书闻言要把腕系小钹取下来:“只有你没成年。”

卯日顺手拨了一下小钹,发出清脆的响声:“来都来的,戴着玩呀。我可付了钱了。”

赋长书顿了顿。

堂中正在举办百戏,设了三排乐队,分别持有笙、箫、横笛、琵琶、大鼓与拍板。六位女舞者身穿彩衣,相对起舞,水袖飘扬。

戏台四周还有投壶、水傀儡、踢弄、口技、杂艺、烟火等,不计其数,眼花缭乱。

卯日报了玉京子名号,直接进了楼上包厢,那间上风楼格外宽敞,会客厅与卧房样样不落。

侍女们捧着山珍海味鱼贯而入,铺满了庭前案桌。

卯日摘了斗篷,抓了一把蘡薁,就坐到美人靠上去。美人靠边摆了一排葳蕤鲜花,都是修剪好、剔除尖刺的时花。

“弟弟,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东西,吃一点,如果不想吃了就过来看百戏。”

赋长书走过去。

卯日从花瓶里拿出一只木槿花,花枝还滴着水,他环视了一圈,觉得楼下吹笙的乐师有意思,于是将木槿花抛了下去。

但那只花晃晃悠悠的,没能落到乐师怀里,反而飘到了楼下的客人头顶。

卯日探头瞧了一眼:“这也能歪?好难投。”

楼下的人摘了花,仰起脸来,瞧见卯日,朗声笑道:“小公子,准头不好!”

卯日:“哥哥,我也是第一次投花,手不准,您见谅。”

楼下传来爽朗笑声,没有计较。

歌声与欢笑声中,卯日扯了扯赋长书的袖子,从花篮里拿出一枝新鲜的花:“弟弟,你瞧着谁有趣,吹得好,跳的舞好看,你就把花投给他,男女都行。这些演百戏的人,都是民间百姓,得一支花便能换一枚圆币,算是打赏。”

赋长书捏着花,插到了卯日的后衣领里。

水滴渗了进去,卯日觉得凉:“赋长书,你干嘛?快拿出来。”

赋长书才抽出花,站在他身后。

卯日随意擦了擦,又去望楼下的百戏,还不忘往自己嘴里投了一枚野葡萄,刚刚被他花意外砸中的人群正在行酒令,少年听了几句,目光落到投壶上,歪过头瞧赋长书。

“弟弟,你投壶准吗?”

“尚可。”

卯日把花递给他,一指楼下的投壶:“你瞧那,最远的那个壶,我上来时听人说了,若是在楼上投中了,能酒水全免。你试试。”

赋长书便站在他身后,一臂撑在美人靠栏杆上,抬起胳膊将那支花投了出去,花枝弯出一个弧度,落到了演水傀儡的偃师身上。

偃师立即挑着水傀儡,朝着两人方向招手。那具傀儡模样生动,会眨眼、摆手,行走坐卧,十分讨人喜爱。

卯日笑着招手回应,又塞了一枝花给赋长书。

“再来。”

赋长书往前靠了靠,将花丢出去。

正巧楼下吐火师吐出高高的火焰,那支花便被火焰烧焦。

众人大笑起来,好不快活。

卯日趴在美人靠上,打趣他:“弟弟,你这运气可不怎么样。”

赋长书垂下头,捏了一下卯日的脸,心不在焉地把花丢出去。

还是没中。

卯日也不恼:“看样子你投壶不是尚可,是奇差。”

赋长书朝他伸手:“再试试?”

卯日便伸手取了花,交给他,逗他玩:“这次投不到投壶那方向,你得喊我爹。”

赋长书顿了一下,当真投中了壶,不过不是最远的那个壶。

卯日睨他一眼:“原来你故意乱投。现在还不愿意喊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