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废攻重生日常 窝囊废攻重生日常 第49章

作者:不吃姜糖 标签: 天之骄子 打脸 穿越重生

  薛龄君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皇太孙殿下。”

  武思忧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和薛龄君计划稍定,他便回了府中。

  亲卫兵已经将陈和和梁元祯的尸体放在了院子里,所有人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人吭声。

  武思忧踱步走进院中,扫了一眼院子里的尸体,几秒钟之后,才道:

  “埋了吧。”

  亲卫兵点了点头,将两具尸体抬走了。

  武思忧抬起头,扫了一眼院子里的人,见他们没有说一句话,才慢慢走进了清风殿中。

  没一会儿,有亲卫兵领队来报,说尸体已经处理完毕。

  武思忧对着镜子易容,缓缓将自己易容成梁元祯的样子,一边易容一边看着镜子里的亲卫兵领队,道:

  “为何我杀了皇太孙殿下,你们却依旧听令于我?”

  亲卫兵领队拱手道:

  “回皇太孙殿下,我等都是由太子殿下一手提拔组建的,太子殿下有令,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听命于拥有这把寄名锁的主人。”

  武思忧又问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无论谁拥有这把寄名锁,你们都会听命于他?”

  “是。”亲卫兵领队道:

  “自训练起,太子殿下就告诉我们,日后我们不认人,只认信物。”

  就如同兵符一般,只认符,而不认持符之人是谁。

  武思忧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笑了一声:

  “知道了。”

  他将整张脸易容成梁玉祯的模样,随即起身,在领队错愕的眼神里,垂手道:

  “日后,你就是亲卫兵的首领,直接听命于我,至于武思忧.......”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武思忧,来日太子殿下问起,你就说他酒醉后纵马,不慎摔进河里死了。”

  领队毫不犹豫地听从命令:“是。”

  武思忧见他下去,才解下腰间的朱弦剑,慢慢将朱弦剑周身的血擦干净。

  娘子已经死了,而且极大可能是睿王的人杀死的。

  朱弦剑慢慢被擦拭干净,明亮的剑身倒映出武思忧的眉眼,原本普通的容貌因为武思忧的这张眼睛,而莫名变的生动起来。

  此后,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都要杀了睿王,为娘子报仇。

  第二天一早,武思忧若无其事地穿上梁玉祯的衣服,前往朝堂上朝。

  昨夜的杀气似乎没有在他脸上表露出任何,武思忧甚至还学着梁玉祯的模样,一瘸一拐地走近朝堂,对着周围的百官微笑致意。

  他站在文武百官的前列,与睿王隔着一道站着,薛龄君站在他的左下方,正隔着玉芴板看着他,眉眼看不出情绪。

  武思忧扫了他一眼,很快就收回了视线。

  没多久,梁景樨便从正德殿后转了出来,缓步走到百官面前,坐在了龙椅旁边的椅子上。

  他一坐在那里,百官就知道,皇帝的病还没有好。

  而且多半是好不了了。

  他低头看了武思忧一眼,武思忧也任由他看,没一会儿,梁景樨就移开了视线,似乎并没有发现异常,开始日常议事。

  没一会儿,就有人道:

  “薛国公年事已高,自薛世子病逝之后,世子之位空悬,青林五万大军后继无人。现翰林院薛大人已经年满十八,尚未成婚,不如将安远郡主许配于他,大婚之后,薛大人也好正式册立为世子,顺理成章接管青林军。”

  梁景樨点了点头,但并没有马上同意,只道:

  “各位大人认为呢?”

  朝中登时开始议论纷纷,没多久,就有人上奏道:

  “殿下,睿王殿下第四子安和郡主年方十六,也正值婚龄,不如将睿王殿下的第四子安和郡主许配予薛大人。”

  “明明是襄王殿下的安远郡主更好。”

  “安远郡主才十五岁,哪里好了!”

  很快,朝堂下又开始吵嚷起来,梁景樨头疼地看着两派大臣,等着他们吵的差不多了,马上就要上升到肢体冲突了,才不得不出声道: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

  他一句话就让朝堂上安静下来,众大臣抬起眼,齐刷刷地看向这位太子殿下。

  他们以为梁景樨心中已经有了定夺,却没想到,梁景樨低头看向了武思忧,道:“元祯,你觉得呢。”

  武思忧刚刚一直在听他们说话,没有发表意见,直到梁景樨喊了他的名字,他才缓缓抬起头,看向梁景樨。

  他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用余光看着薛龄君,见薛龄君偷偷在衣袖里对他比了一个“四”字,他才拱手行礼,开了口:

  “父君,儿臣认为,该将睿王殿下的第四子,安和郡主许配给薛大人。”

  梁景樨微微挑了挑眉,道:

  “为何。”

  “一是安和君主于年岁上更合适些,二是儿臣听说,安远郡主一直不愿意嫁给薛大人,故而,不如将安和郡主嫁给薛大人。”

  睿王闻言,得意地摸了摸胡子,襄王则听的脸色铁青,道:

  “小子只是任性了些,并非是真的...........”

  “既然安远郡主骄纵,那就更当不得世子妃了。”

  武思忧很不给面子,直接道:

  “父君,儿臣认为,还是安和郡主更合适些。”

  “你.......!”

  “罢了,既然元祯都这么说了,那就将安和许配给薛大人吧。”梁景樨说:

  “但薛国公年事已高,世子册封典礼不如就安排在大婚之前,如何?”

  睿王闻言,欲言又止,但既然梁景樨已经许下了安和和薛龄君的婚事,便没有可能变卦,想了想,便将反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梁景樨见状,便继续道:

  “众大人,可还有事要议吗?”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即齐身道:

  “回殿下,暂无要事。”

  “既然如此,便退朝吧。”梁景樨似乎很头疼,站起了身,挥手让众人都退下了。

  武思忧跟着众人一起转过身,装作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

  襄王似乎是被他气的不轻,连个脸色都懒得分给他,下朝后直接转过殿后,似乎是去找梁景樨论理去了。

  武思忧抬起头,和薛龄君对了一个眼色,两个人分开走,直到出了宫门,上了马车,武思忧才恢复正常的体态,坐直身形,对马夫道:

  “去金桂酒楼。”

  马夫听令,一扬马鞭,带着武思忧去了金桂酒楼。

  薛龄君比他先走,早就订好了一个密闭的包厢,在里面等着他。

  武思忧走进去,身后的亲卫关上门,他才开了口:

  “你真要娶安和?”

  他说:“你要站在睿王那边?”

  “当然不是了。”

  薛龄君说:“娶安和只是一个幌子,是我用来换取世子之位的幌子。”

  他喝了一口茶,慢慢道:“若我不妥协娶安和,世子之位就一世与我无缘。”

  “可是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用姻缘来换取权势,你不觉得太遗憾了吗?”武思忧问。

  薛龄君抬起头,看了武思忧一眼,随即笑了笑,道:

  “皇长孙殿下。”

  他说:“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可以遇到相爱一生的人,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让渡婚配,才能获得想要的权力。”

  武思忧盯着他看了片刻,后道:

  “可是安乐很喜欢你。”

  他说:“要是你娶了安和,安乐会很伤心的。”

  薛龄君放在桌面上的手指微微蜷缩起来,很久之后,才别过头去,道:

  “........我对他无意。”

  “既如此,我也不好说什么。”武思忧说:

  “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

  他拿起茶杯,道:“提前恭喜你册封世子,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今日在朝堂之上为你说的那些话,就算是我谢你当初在襄王面前,对我的帮助之恩,今后我们两不相欠。”

  他说:“我要杀睿王,而你却娶了安和,成为了他的儿婿,既如此,今天过后,你我便不再是好友。”

  薛龄君眼神闪烁,随即叹了一口气,拿起茶杯,也和武思忧碰了碰杯,低声道:

  “敬过往。”

  武思忧饮尽杯中茶,随即便放下茶杯,拿起一旁的披风,大踏步地往门口走去。

  他正准备踏出门槛,忽然听见身后的屏风传来一声轻响,他敏感地回过头去,见薛龄君正弯下腰来,扶起倒下的椅子。

  他心中疑惑,心想薛龄君何时是如此毛躁的人了,但还是没有停留太久,径直抬脚离开了。

  等他走远之后,薛龄君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