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47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穿越重生

  这燕朝的杨梅树,长得还真是不太一样。

  要不是他认出叶子来了,也不敢确定是杨梅。

  人工培育的伟大,简直是人类的福祉。

  卫长昀看他眼睛一错不错盯着杨梅,问道:“我驮着你试试?”

  姜宁下意识问:“坐你肩上?”

  卫长昀:“……”

  “不是。”

  姜宁反应过来,低咳一声,“那你抱着我腿弯,这样试试。”

  他身量比卫长昀纤细些,先天的,哪怕他这一阵吃得再好也弥补不了这先天差异。

  反倒是卫长昀,不止个头窜得快,连身板结实了一些。

  卫长昀“嗯”了声,弯腰抱住姜宁的腿弯,把人生生托起来,怕把人摔着,又扎了个马步。

  姜宁伸手去够树枝,可算是拉到了,连忙摘了好几颗,“我拽住了,你把我放下来就成。”

  卫长昀听他这么说,也没多想,就把人放下来。

  “啪。”

  姜宁刚站稳,一声脆响的同时,手上的力道也猛地松了。

  他倏然瞪大眼,对上卫长昀同样疑惑的眼神,片刻后,一起看向姜宁举高的那只手。

  折断的树枝,被他牢牢抓着。

  “……这好像有点脆?”

  “……”

  “不知道断的地方,明年还能不能长出来。”

  姜宁叹了一声,然后立即摘下树叶间的杨梅,往嘴里塞了一颗,一股酸劲儿立即从齿间炸开,直窜大脑。

  太酸了。

  酸得腮帮都嘬了起来。

  卫长昀下意识往后退一步,没等他挪开,姜宁已经拿着断枝靠近,表情失去控制。

  “嫂嫂,我牙疼。”

  “以毒攻毒,吃了就不疼。”

  卫长昀失笑,主动伸手接过来,“我自己来。”

  姜宁心里小小地有了一点罪恶感。

  不过,骗人说牙疼也不行!

  卫长昀咬下去的那瞬间,饶是做了心理准备,也还是被酸得眯起了眼。

  牙根都被酸得发紧。

  “哈哈哈哈,好难得看见你这表情。”姜宁心情原本是有点郁闷,但也不至于到不好的地步。

  这会儿是真开心了。

  卫长昀手揉了揉脸颊,望着姜宁的笑,嘴角不自觉往上扬。

  山杨梅虽酸,却可以用来泡酒、做菜,而且再成熟一点,当零嘴吃也可以。

  姜宁和卫长昀就托着人摘一会儿,歇一会儿,一炷香过去,把竹篓装得满满的。

  “走,收工回家。”

  姜宁一拍手,准备下山。

  卫长昀拿了两片叶子盖在最上面,跟上姜宁。

  明天可是要去镇上,今天也好好休息休息。

  “你是不是想问我在秋哥儿哪儿听了什么?”

  下山途中,姜宁忽然自己提了这事。

  卫长昀也没隐瞒,他不问是因为姜宁不说,可姜宁提了,他承认也没什么。

  “反正啊,姜大志这个人,迟早得给我进去。”姜宁嗤了一声,“不然永远不安生。”

  留着就是个祸害,迟早要爆雷。

  卫长昀听出他言外之意,只道:“若他能签字画押,日后纠缠也无需理会。”

  姜宁停下,转头打量着他。

  薄薄的眼皮带一道褶,眼尾有一条明显的弧度,眼睫密长、眼瞳黑圆,分明是一张有些清丽的脸,却因为一双眼睛,笑起来时就格外柔软。

  姜宁望着头顶的树,忽然道:“长昀。”

  “嗯?”

  “下次我们弄个梯子来吧。”

  “……”

  卫长昀瞧着姜宁明显愉悦的后脑勺,心想,往后再长结实一点、长高一点,这样才能稳稳地托得更久些。

第43章

  “去镇上啊?”

  “啊,去送点东西,顺道买点材料,家里东西旧了,得修。”

  “难怪用驴车呢,路上小心啊。”

  “知道了,婶,您干活也当心点。”

  姜宁和卫长昀自己驾车去镇上,一人一边车板上,路过村口时有人从山里下来,跟他们打招呼,姜宁笑着答应。

  住在小河村久了就会发现,其实除了讨厌的那极少数人,大家都是热心肠的朴实人。

  路过谁家地里,要在摘菜,都会硬给他塞一点,生怕他手里是空的。

  至于有些人看不上,或者觉得寒酸的习惯,无非就是聊聊八卦,瞎掰掰几句。

  姜宁一直觉得,人大多都是八卦的。

  只要不太过分吧,听过也就算了,总不能堵住人家的嘴。

  人嘛,好的差的一面都有。

  姜宁一直特别讨厌有些人,极端丑化穷人,尤其是农村的穷人,好像他们就一定贪小便宜、手脚不干净、生活邋遢、尖酸刻薄一样。

  每次看到这种话题,还有影视角色塑造,他就特烦。

  “今天要多耽误些时间,还好出门的时候跟阿娘说了,别等我们吃饭。”

  姜宁捏了一根稻草在手里,左右晃着,“易安楼的大厨也不知道什么模样,我年纪小,瞧着确实没什么信服力。”

  卫长昀一条腿曲着搭在板上,手臂搭膝盖上,牵着绳索。

  “能让顾家和秦掌柜都赏识,还留下多年的人,多半也是好相与的。”

  “那也是。”姜宁一听觉得有道理。

  顾苗和秦掌柜的性子,虽然完全不同,但两人都认可的人,不会有什么原则性问题。

  去镇上路途不算太远,也不是赶集的日子,路上安安静静的,他俩只能说话解闷。

  “对了,等忙过这一阵子,能攒下些钱了,我们把家里重新刷一遍?”

  姜宁忽地想起这事来,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钱。

  他算了,现在的成本都还是人力成本,就他俩,不花钱,所以没开支。

  其他的材料也还没有到从外面买的地步,除了打酒、打油的钱,从外边赚的那就是纯利润。

  攒下来的,其实快有二两银子了。

  这才五月,哪怕他们有支出,算上八月的赋税,若是易安楼生意好,那必定是有余钱的。

  “刷墙吗?”卫长昀接过话,“可以刷成白色的,亮堂一些。”

  姜宁眼睛一亮,靠在背篓上,扭头微微扬起下巴看他,“不觉得我乱花钱啊?”

  “为什么会是乱花钱?”卫长昀诧异地看他,见他表情,想了想道:“不偷、不盗、不抢,有何不能花?”

  姜宁眨了眨眼,唇角上扬,“长昀,你这个人的思想,似乎不太一样。”

  卫长昀拽了拽绳索,道:“嫂嫂不也不一样吗?”

  彼此彼此。

  都不像是他们一开始心中想象的那样,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姜宁不加遮掩地笑起来,笑声清脆,如山间溪流般,悦耳得很。

  “那就等等吧,赶在秋天来之前。”

  初夏才至,山青草绿、繁花似锦、河清天明的季节,才刚刚到来,好日子也才开头。

  日子还长呢。

  -

  易安楼在西街,驴车从桥上过去时,姜宁和卫长昀特地留意了下戚远的药摊。

  不知道是不是不赶巧,今日戚远也没在。

  姜宁好奇问:“你说戚大叔是想通了,又继续做游医了?”

  卫长昀控制着绳索,怕装着路人,尤其是在街上玩闹的小孩,“应当不是。”

  姜宁不解,“为什么?”

  “药摊上的药材有一些是新换的,上次来没见过。”卫长昀读书好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记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