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73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穿越重生

  “人二郎说的也对,你怎么还听不进去?”朱红在一边洗菜,“你这脾气,就是急。”

  “阿娘你偏心哦,我哪和他凶了,我的话也没错啊。”姜宁皱皱鼻子,放下刀,“我去看看面发好了没,做月饼去了。”

  卫长昀替他把刀收好,又看眼朱红,失笑道:“是我多虑,他一个人能当两个人的饭量。”

  “卫长昀!”姜宁在厨房外喊了一声,“帮我把模具拿来,还有馅。”

  朱红笑着摇头,心想姜宁现在这模样,一瞧就是卫长昀惯出来的。

  家里一个脾气急,另一个就得多迁就,稳当一些。

  但姜宁这性子,倒也不是对谁都这样,也就是在卫长昀面前才这般脾气。

  卫长昀从柜子里拿出模具,又把馅端过去,“娘,我出去了。”

  “去吧去吧,这儿本来也没什么要切的。”朱红往外看眼,“你们看着点两个小的,别扎了手。”

  卫长昀点头应下,拿上东西到院子里。

  姜宁刚好揭开陶盆上的纱布,面正正发好,“就做了两个模具,应当够了。”

  “少做一点,放不久。”

  “按照一人两个来算?”卫长昀把馅和模具放下,看了眼小小和小宝,坐那儿乖乖地串签子,还比谁串得好看。

  姜宁看眼手里的面,“……好像面有点多。”

  卫长昀忍着笑,“那怎么办?”

  姜宁看他还在笑,手肘撞过去,“你烦不烦呐。”

  “可以多做一些,明日我给阿肆和易安楼送一些去,要是子书在私塾,那我去私塾给严先生送时,给他也拿一份。”

  卫长昀自然地帮他挽起袖子,“放到明日应该可以。”

  姜宁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这还差不多。”

  “你啊。”卫长昀收回手,“不过这烧烤架倒是比以前见过的好用不少。”

  “这是当然,两边有通风口,还能加炭,这样一来火不容易灭,加炭也不用抬起上面的铁网。”

  姜宁顿了一下,问,“你说,往后我们也弄一个这样的烧烤怎么样?”

  “原来今天也是试吃。”

  “是我想吃。”

  姜宁之前一直想做烧烤来着,奈何忙不过来,加上烧烤这玩意太热,又属于是小吃类美食,不是主食,对镇上大家来说性价比不高,所以一直没弄。

  恰好今天中秋,天气好,才想到弄一个烧烤。

  切了五花肉片、鸡肉、鸡皮,还有一些香肠,再弄了些韭菜、莲白、小南瓜和土豆、新鲜的藕,配上蘸料,跟以前吃的没什么差别。

  他还做了一点凉皮,加上月饼,也不用担心饿。

  “烤肉镇上是有的,但像这样的烧烤是没见过。”卫长昀接过姜宁递来的面团,压进模具里,“不过只是烤肉串、菜串,可能吃不饱。”

  “那要是搭配上炒饭、饮子呢?”姜宁想了想,“这样一来,是不是就能吃饱了?”

  卫长昀“嗯”了声,“但在镇上卖,可能生意不如现在。”

  镇上的街坊邻里,虽比村子里有闲钱,但也仅仅是够温饱而已,像是烧烤这样的食肆,多半是开不长久。

  面、粉、包子铺,或者是饺子、馄饨,那都是能当饭吃的。

  吃了能管饱,干体力活。

  烧烤别说吃一串了,十串下去可能还不如一个大包子。

  “谁说我要在镇上开了,我说的以后呢。”姜宁眼珠一转,拿出模具里的月饼。

  “等你真的高中,去哪儿做官,我就去哪儿开一家大酒楼。”

  三层那种,一层大堂、二层雅座、三层全是包间。

  比樊楼、黄鹤楼还厉害。

第143章

  午后的阳光下,卫长昀望着身边的姜宁,眼神无比柔软,带着笑意和爱意。

  他一直都知道姜宁是个什么样的人,可哪怕过去了这么久,依然会为姜宁流露出的生命力而心中一动。

  这世上的人太多太多,他见识过的尚不足千分之一。

  然而他笃定,这辈子不会再有人比姜宁更好。至少,于他而言是这样。

  姜宁正沉浸在开大酒楼的畅想里,回过神来,发现卫长昀正盯着自己看。

  莫名地脸上有些热,伸手在他脸上抹了下,“发什么愣,面都给你揉软了。”

  卫长昀失笑,用手背去蹭掉脸上的面粉,“在想你的大酒楼应该是什么样。”

  姜宁眼睛盈着笑意,“你也觉得我能开?我说的可是三层还带一个院子,里面曲折回廊、小桥流水的大酒楼。”

  “只要你想,就可以。”卫长昀擦了擦手,替姜宁把头发理到耳后,“哪怕是慢一点、迟一点,总是能开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姜宁在帕子上擦擦手,继续做月饼,还给月饼上贴了花瓣。

  “就这么定了,大酒楼就是我的目标,一定要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大酒楼!”

  反正目标先定在那里,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哪怕最后结果不一样,也能往前走很多步。

  人最怕的就是踏步不前。

  卫长昀点头,“等酒楼开张那日,姜老板定要亲笔题字,为酒楼匾额题字。”

  “这时候不嫌弃我的字了?”姜宁故意酸他,“之前还说我的字要去科举,得重新练。”

  “不适合科举,未必不适合其他。”卫长昀接过话,“酒楼是吃饭、休息的地方,要那么规整做什么,随心即可。”

  姜宁倏然看向卫长昀,忽地弯起唇角,直接扑到他身上,两手圈在他颈后。

  “好长昀,你可真是我知己,怎么这样懂我。”

  卫长昀被他动作打得猝不及防,连忙伸手扶在他腰后,“只是知己?”

  “更是心上之人。”姜宁笑着凑近,一张脸仰起,低声道:“亦是枕边共度一生之人。”

  卫长昀眼神微凝,耳边顿时起了热意,“知、知道了。”

  太不经逗了。

  姜宁满意地笑笑,正要松手,就听到旁边传来几声笑。

  小小拿着一串肉,串得实在算不上好看,“宁哥哥和二哥不知羞,羞羞人。”

  小宝板着脸,“快点串啦,我都饿了,别管二哥和宁哥哥了,又不是第一次。”

  厨房门口端着土豆片、藕片的朱红,没忍住也跟着笑起来。

  原本不觉有什么的姜宁,这会儿脸上也臊得慌,连忙撒了手,心虚地低咳一声,专心做自己的月饼。

  这月饼,真的好圆啊。

  卫长昀呀然一笑,替他把模具放好,“高兴了?”

  姜宁转头,重重点了下头,“嗯!”

  -

  烧烤架是姜宁去铁匠铺打的,不算复杂,所以拿到手比当初的炉子快多了。

  铁匠铺老板看到他们,每次都是一副很有兴致的样,想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主意。

  倒不是姜宁每次要做的东西有多精致、好看,而是实用。

  一般百姓家里都能用得上,而且大多还买得起。

  姜宁倒是半点不介意铁匠用自己的想法,打出成品去卖,毕竟也不是他的专利。

  “炭铺开一点,千万盯着不要有明火。”姜宁站在炉子旁,正在清点自己的佐料。

  烧烤最关键的不是火候,而是佐料。

  花椒粉、辣椒粉、葱花、折耳根、酸萝卜,还有一点他自己调的甜酱,可以蘸着吃,中和了辣味,但又不会特别甜,最适合小孩吃。

  “宁哥哥,这个甜酱是怎么做的啊?好香啊。”小宝拿着土豆,是刚才试着烤出来的几串,给两个小的先吃。

  卫长昀正在往架子上放肉串,听到后也抬起头。

  在厨房他就想问了,这甜酱味道闻着很香。

  姜宁端着一碗甜酱,拿筷子尖点着尝了尝,“这可是我又一个秘方,绝不外传。”

  这口甜酱,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姜宁觉得自家做的最好吃。

  以前在外面买炸土豆、吃烙锅,都特别喜欢放甜酱,一些人觉得又辣又甜能好吃吗?

  但吃过一回,能接受的人,绝对会爱上。

  “我也喜欢吃,蘸着烤洋芋好香啊。”小小舔着嘴唇,“那宁哥哥你和二哥出门,我们是不是吃不到?”

  姜宁放下碗,去帮卫长昀烤串,“你想不想知道?”

  卫长昀:“想。”

  姜宁满意看他,“那就勉强告诉你。”

  卫长昀挑起眉梢,“那我要说谢谢吗?”

  “谢就不用了。”姜宁嘿嘿一笑,“其实很简单啦,就是用买回来的甜面酱加工一下,先用一点点油炒热,再加水,等到酱完全融于水,往里加几勺糖,再用玉米粉兑水勾芡,不要太粘稠,一点点黏就好。”

  这方法是姜宁从爸妈那儿学会的,放假在家炸土豆的时候,就会弄一小碗来拌。

  缺点就是,保质期太短,根本不经放,顶多管两天,不然就会油水分层。

  “难怪我看你用面酱在那里调。”

  卫长昀略微惊讶,“以往面酱的做法无非是加到面里,或者拌饭吃,也没人想到还可以这么做。”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姜宁故作高深道:“就像是在纸出现以前,大家还是用竹简写字一样。”

  “那是不是还有在布出来以前,人们穿的衣服还是树叶。”卫长昀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就像是富贵人家已经用上了无烟的蜡烛,但我们用的还是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