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第165章
作者:白衣若雪
所以这会儿李淮山扳着季然腿缓缓沉入后,舒服的叹出口气,看季然凝着眉,低头亲他:“我这次轻点儿,慢点儿,我们今晚上有一晚上时间。”
季然抱着他背攀了几下,跟他接吻,接吻好像是灵丹妙药一样,分泌出的津液都像是缓和剂,不用多大会儿,季然就舒服了,他甚至有小鱼在水里恣意畅游的滋味。
炕烧的很暖和,哪怕季然从这头走到那头都不冷,他今晚上换上了冬天的被子,被子又厚又宽大,一床就把整个炕头都铺满了,他们在山上的这个家比较小,只有三个房间,卧室的这个炕也正正好,一床被子能铺满厚,季然就铺了两层,他不知道李淮山要烧炕。
现在这两层厚被爬着很软,季然爬一会儿腿就软了,李淮山把他抱怀里,以他最喜欢的姿势,面对面的坐着,不会太压着季然,还能无限的贴近。
秋收后众人都要放宽心好好休息一场的,季然就跟李淮山用这种休息方式了,大汗淋漓之后,软绵绵的躺在床上,一觉就到天亮了。
深秋是狩猎的好时候,动物们都想在冬天来临前把自己喂的胖胖的,秋天的水草食物也格外多,树上的柿饼被鸟儿啄了,地上的果子也都可以吃了,草也坚韧起来,吃一口能顶嫩草七八口。
动物们开始在森林里大规模的活动了。
李淮山开始每日出门打猎,季然也会跟他一起,大多是去陷阱边上看看,这样就有不少的收获。
途中季然会去摘一些其他的果实,秋天的木薯、野生芋头都可以挖出来了。
季然还摘了一些柿子做柿饼。秋霜挂着指头,打过霜的柿子甜的满口余香。
但柿子一顿不能多吃,所以大家都晒柿饼,季然娘教了季然怎么晒柿饼,季然摘回去后都晾晒在竹扁里。另一边的竹扁里已经晒满了红薯干。
晒到半干之后,洒上面粉再晒一段时间,这样就能软硬适中了。
秋末、冬初,季然更喜欢在树林里,他感觉自己跟那些动物一样,也感觉到冬天要来后,森林就萧条了,趁着这一段时间赶紧出来疯玩。深深的呼吸着森林的气息。
树叶几乎都落光了,季然踩在厚厚的树叶里捡榛子,这个烧火很好,松香味满屋。
李淮山给季然打了很多的松子,不用动手,等晒干后种子自动就出来了。
两人会在要下山的时候,各自捡上一筐。
李淮山已经开始编竹筐,所以在冬雪地硬前,要提前备下一些竹子,季然跟着他挖冬笋,冬笋藏在地下,也要在冬雪来临前刨出来,要不过了冬就直接烂在地里了。
冬笋要比秋笋好吃,无论是炖汤还是清炒都好吃,李淮山打了很多的猎物,不好养的都已经制成了腊肉储存起来了,冬天用来炖汤整好。
而且冬笋好保存,有很厚的外衣,完整的能存一个冬天,比土豆还要好。
就是冬笋藏在地下不好找,季然找不准,大部分都是白刨,李淮山砍完了竹子来帮他。
“不好找是吗?来,我教你,这还是爹教我的,”李淮山跟他笑着说,季然爹常年跟竹子打交道,是挖冬笋的好手,之前看他挖,就教给了他诀窍。
“你爹说冬笋是顺着竹鞭长的,所以要顺着竹鞭的走向挖,然后你在看竹子的长势,竹叶青翠茂密的才容易长冬笋,就跟这一棵一样,照着这里挖保准能挖到。”
李淮山扛起镢头先刨了几下,果然不多会儿就露出笋尖来了,然后他就扩大范围深挖,几下之后就把一个完整的笋挖出来了,个头还不小,在李淮山的大手里躺着看着格外饱满,季然眼睛亮了下:“哇,这一个就能吃一顿了。二哥真厉害。”
二哥被夸奖后,更得意了,伸手一指另一丛竹子:“这一棵保准也有,”
季然立刻道:“我来挖。”
“好,你慢慢挖,它们藏的不深,你先刨出表层来,不用费大力气。”
李淮山也不在意季然为什么没有继承他爹的手艺,跟他一块儿挖冬笋,有了诀窍后,季然也挖出来不少,一个上午挖了一背篓。
季大哥上来帮两人运竹子,还惊讶了下:“这是你们两人挖的?这么多?”
季然笑了下:“对,大哥你一会儿带回家一些。我们吃不完。”
季大哥财迷似的说:“咱们家还有其他的菜呢,这个冬笋品相好,咱们不如去集上卖掉,镇上的人也喜欢这个,能买一个很好的价钱。”
“行啊。”季然不甚在意的说,他就是刚才刨上瘾了,跟寻宝一样,他喜欢的是刨的过程,至于刨出来之后的事反而不怎么在意了。
再说他的菜园里也要丰收了,菜是足够吃的。
李大哥笑着道:“那就成,整好明天赶大集,一起卖掉,咱们家菜园子里白菜、萝卜都能收了,明天正好一起带着去卖了。对了,我正好去给你们俩看看,你们俩种的菜是不是也得收了。”
李大哥回去后给看了,说长的还不错,这片地正好在院前空旷地里,阳光充足,周边还有森林做挡风墙,所以这块地儿还挺暖和,李大哥说让他再长两天,下雪前收了就行。
“对了,二弟是不是今年最后一次卖山货了啊?”季大哥问到。李淮山一边把家里的猎物往板车上放,一边嗯了声:“是的,过几天就下雪了,猫冬的时候了,就不再打猎了。”
猫冬季节到了啊,季然帮着把处理好的皮毛整齐的放在包裹里,这些比猎物更值钱。
等收拾好最后一板车货,李淮山在货物上面的笼子上盖上蒙布,一是让猎物安静下来,二是不想让村里人眼红,每家每户都有生存之道,李淮山家地少,粮食少,但村里人却每次在看到他拉着猎物时还是眼红。
拉出门口时,李淮山又从菜地里拔了一筐白菜、跟一筐萝卜给他装在车上,李大哥不要,嫌弃道:“二弟,虽然你家白菜卷叶了、萝卜头也有手臂粗细了,但咱们家里的更大,你这个卖不上价格去。”
李淮山说:“不是让你卖的,是让咱娘尝尝我们俩种的菜。”
李大哥看他已经搬车上去了,也只好道:“那行吧,我们也尝尝。”
把一板车货全都装好后,李淮山用麻绳结结实实的绑好了,然后跟季然一起送李大哥下山。
只送到山下,这还是下午,李大哥说不用他们俩再送了,两人也回山上去了。
李大哥回家的这一路遇到了不少村民,中午头有出来晒太阳的,冬天闲着了,看他拉着一车东西都上来看。
“这么一大板车啊!都是淮山那小子打的猎物吗?这得买多少钱啊?!”
李大哥看着他们要上手掀布,皱了下眉,看到了板车尾上的两筐菜时,他自己用手虚虚的掀开,笑着道:“哪里都是猎物啊,我二弟在山上开了荒,种了菜,让我拉着去买,就是不知道这么小能不能卖上价。”
村民也不好使劲动手,在没能掀开后,看着那两筐菜也都没那么眼红了,跟他道:“这么小恐怕是卖不好,这山上种的菜就是不如地里啊。”
李大哥叹气道:“这也没办法,我们家地少,开荒出来的地得养上几年,这菜天天浇着才这么点儿,那这两年还不敢种庄稼呢。”
一番卖惨的话讲完后,那些村民也不说什么了,李大哥赶着牛车赶紧往家里走,在路上的时候他自言自语的念道:“老二这心眼还挺多的,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有心眼了呢?”
回家后李嫂子跟淮山娘上来帮忙,李嫂子道:“这么多啊?”
李大哥嗯了声:“二弟说年前就这一次打猎了。”
淮山娘看着这一车货问:“村里人问了吧?”
李大哥把路上来的事都跟她们俩说了,最后指着那两筐菜道:“老二给的菜,你说他是不是早就想到了啊,这小子心眼不少啊。”
李大嫂说他:“人二弟这叫有城府,你以为都跟你似的,傻兮兮,直不楞登的。”
李大哥抗议了下:“我这是直率,坦诚。”
淮山娘把筐里的菜一个个拿出来,无声的叹了口气:“淮山是被逼的啊。这些年他一个人过,什么都要自己想。”
一个人在山里过,方方面面都要想到,逼的他把所有事情都要想一遍,无论是心眼还是城府不过都是一点点儿吃亏中积累出来的经验。
李大嫂安慰她道:“娘,二弟现在结婚了,有人陪着了。我看然哥也是聪明伶俐的人,他们两个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这话说到了淮山娘的心坎上,她笑着道:“说的是,然哥儿聪明懂事,无论是算账还是计划活计般般样样都理的清清楚楚,帮了老二大忙了。”
淮山娘感叹道:“然哥儿比我想的要厉害多了,是我以前低眼看人了。”
李大嫂笑着揶揄道:“娘你现在是不是看二儿媳比我顺眼了?人家然哥儿又会绣花又会算账、又识字,哎呀我是比不上了。”
淮山娘轻轻的拍了她一下:“你赶紧坐下吧。你这张嘴是叭叭叭的比谁都快,说今晚想吃什么,娘去给你做。”
李大嫂抚着小腹笑着道:“娘,咱们今年做酸白菜吧,如果老二家的也有了,咱们明年吃酸菜的时候多着呢?”
李大嫂有身孕了,这个月没有来月信,加上胃口不好,开始挑嘴,虽没有请郎中来确定下,但淮山娘已经确认了,所以这会儿被她哄的高兴着呢,说道:“行,听你的,咱们明儿就开始腌上。”
她又高兴的说:“如果老二家的也有了,那咱们真是双喜临门了。”
“那下次他来咱们家,我帮着给问问,这哥儿有孕跟我们还不一样,然哥儿又小,淮山大男人的也不懂这个,两人这要是有了都不知道呢。”
李大嫂的月份还不到三个月,就还不能说出去,所以也没有告诉李淮山他们,也就没有提过这个怀孕的事。
淮山娘听她这么说也点头:“是可以告诉他们了,如果有了要注意着点儿。”
季然这边啥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生不了,所以他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他跟李淮山忙着收菜地了。
昨天晚上起了小北风,李淮山根据常年的经验说,明后天就有雪了,那在冬雪来临前,赶紧都收了。
他们俩种的菜这会儿也熟透了,虽然个头小,但也好吃,白菜个个都卷了叶,萝卜也是清脆的,大葱也有拇指粗细,用河里淤泥喂的地还是挺不错的,这五分田种出来的菜足够他们两个吃一冬天。
一个上午,这五分地就全都收完了,季然在院子里把这些东西分门归类。白菜跟大葱都是要晒一下,去去水分再收起来的。
萝卜则留一部分在外面,留着晒成萝卜干,剩余的大部分则放在地窖里,他们家有一个挺大的地窖,猎户都会备下一个的。
把萝卜用土培上保鲜,跟储存红薯一样,两人忙活一天把东西都弄好了。
傍晚的时候雪花就飘下来了。
季然给鸡棚盖上厚厚的稻草,鸡棚重新用石头盖了一个,加上厚稻草垫子后,小竹鸡可以在里面过冬。
“季然来吃饭了。”李淮山端着陶锅把高汤倒进两人的大海碗里,陶锅里面今天炖的野兔,放上萝卜炖的,又鲜又嫩,野兔的鲜香全都炖入味了。
季然吃的萝卜都比兔肉多,一大碗面条也进肚子里了,在山里的这些日子,他发现自己饭量长了很多,比上个世界在宫里时大概多了一倍,而且吃完后胃也没有不舒服,他的身体变好了,这是在大山里的功劳,或者说干农活锻炼出来的。
三只狗儿跟着他们吃,骨头汤泡饼,兔头啃着,吃完后都跟季然一样懒洋洋的躺着。
外面雪花一团团的下,下了一整夜,于是整个山林白茫茫的一片,玉树琼枝,云落山头。季然戴着厚厚的手套在门口站着往外看,李淮山笑着问:“第一次见山里的大雪?”
季然点头:“真好看。”
李淮山看着他雪团似的脸上乌睫的眉眼笑:“嗯,好看。”
这些雪景他年复一年的看了无数次,早已成了平常,而现在,季然成了他雪地里的风景。
第120章
天上还飘着零星的雪花,两人开始打扫院子,先把鸡鸭放出来,在上个月季然又孵出一窝新的小鸡小鸭后,李淮山就在外面又圈了一个大院子,从门口一直圈到菜地边上,把竹子引来的水渠圈进去,还把一丛竹子也圈了进去,周边是用竹子圈起来的篱笆,圈的很密实,确保小鸡不会跑丢,也确保黄鼠狼不进来。
白天的时候季然就把它们放出来,让它们在院子里自行觅食,跑跑跳跳,院子圈的很大,连林子边上的一丛竹子都圈进来了。
这会儿小鸡从关了一晚上的笼子里跑出来,叽叽喳喳的在雪地里留下了它们一串竹子脚印。
雪下的很厚,院子里都堆了两大堆雪,李淮山全都用篮子提着倒进了外面的菜地里,院子外面的雪,李淮山扫出了路线,不让季然摔倒。
下了大雪,山里封路了,两人哪儿也不去了,在炕头上歇着,季然坐在炕上绣花,李淮山往锅底下填了一根粗木头,又在锅里添了一瓢水后,也一撩帘子上了炕。
他在季然后头伸着脖子看,不碰着季然,免得他扎手,季然在绣柿子树,雪后的柿子,半边雪,半边红彤彤的柿子,柿子下面还有一头鹿等着柿子往下掉,柿子已经绣完了,下面的鹿有了轮廓,看上去就是只调皮的鹿,跟他腰上荷包上的不一样。李淮山腻歪着问:“这个是绣给我的吗?”
季然嗯了声:“给你绣个帕子。”
李淮山心里无比得意,他现在已经知道季然绣花样的规律了,但凡是小鹿跟海棠花的都是他的。他的衣服上好几件都绣上海棠花了。
这个帕子上有小鹿那就是他的。
李淮山坐到他对面,把盘里的柿饼拈起来给季然放口里:“张口,啊。”
季然就张口,眼睛还在帕子上,除了绣帕子别的不需要他操心。
李淮山喂他一口,自己咬一口,很快一根柿饼就吃完了,柿饼吃完了再吃红薯干,吃完了红薯干,问他中午饭想吃什么。
冬天主打一个吃,地窖里、粮草里、厨房里存满了满满当当的吃的,他的任务就是喂饱季然。
季然绣完了小鹿的身体,把浅褐色的地方绣完,换绣线,李淮山帮他穿线,对着窗户,眯着眼,别看手掌大,但很灵活的帮他穿了线,穿好后跟他道:“休息一会儿,想想中午吃什么。我们吃点儿热乎的。”
季然想了下道:“我们用昨晚炖的骨头汤下白菜面条吧?”
上一篇:天意可违
下一篇:病弱漂亮虫母总被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