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第122章
作者:白衣若雪
周湛舸脸色冰冷的站着,虽然他清楚二叔母说的话都对,他父亲周侯爷说的那番‘让皇后早日为皇室开枝散叶’的话不过是为了巩固周家的外戚大权。
倘若自己真想改变,第一就应该把他们周家同皇室之间的脐带隔断。
周湛舸听着周皇后说:“母亲,大娘,就不要替儿臣担心了,皇上现在同我的关系刚刚缓和,我们顺其自然吧。皇上过几日要下江南了,我还有些话要嘱咐堂兄,我先去见堂兄了?”
二叔母的声音:“对,对,这也是顶要紧的事,嘱咐好湛舸,让他务必看好皇上,听说江南美人多……”
周皇后跟花厅里召见了周湛舸。
“三堂哥,此次南下,兰馨想拜托你一件事。”
周湛舸面色波澜不惊的问:“让我看着皇上,不要让他在江南看花迷了眼?”
周皇后一顿,片刻后笑了:“堂哥都听见了,让堂哥见笑了。 ”
周湛舸看了她一会儿:“娘娘辛苦了。”
周皇后明白他的意思,眼眶有一点儿泛酸,她低声道:“我没有辛苦,我是周家人,应该的,堂哥也辛苦了。”
周皇后很快就缓和了,她之前觉得委屈过,现在已经接受了。
周皇后把盛荷包的盒子推到周湛舸面前:“此次南下,路途遥远,还望堂哥多多照拂皇上。这个荷包……祝愿堂哥一路顺风,平平安安。”
周湛舸打开盒子,看着里面的荷包跟她道谢。
周皇后笑道:“周少时待皇上好,我也要替皇上谢谢你。”
周湛舸走后,随侍女的大宫女问她为什么不直接说是皇上给周少师绣的。
周皇后笑了下:“皇上这个荷包绣的时候都是躲着周少师绣的,就是不想被周少师抓着挨训,我当然不能揭穿他。”
大宫女笑道:“娘娘待皇上真好。皇上要是知道您这么为他着想一定会体谅娘娘的。”
周皇后微微顿了下,摇头道:“我也不全是为皇上着想,我也是为我自己,我没有说的原因是,皇上是九五至尊,如果让我的家人知道他是一个不好读书、整日玩乐的皇上,他们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周家权力这么大,废皇的事绝对有可能的。
季然被废,她这个皇后下一步去哪儿呢?
大宫女肃然一惊,有一会儿才道:“不会的,不会有那样一天的,我看周少时对皇上很好。”
周皇后点头:“我也不希望有那样一天,喜欢皇上能得三堂哥喜欢。”
周皇后发自肺腑的话。她现在希望季然能好好的。
她绝对现在的季然很好,那种她说不清楚的好。
季然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他的一些观念有一种奇怪的平等在里面,比如他会跟着她一起做绣活,他不在意这是不是掉面子的事,也不在意这不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
这样的皇上她觉得很好,哪怕季然至今都没有碰过她,至今都不想让她生下子嗣。
回房间后的周湛舸把荷包拿出来挂腰间,既然是皇后给的,他也会挂,而且这个荷包绣的花是他喜欢的。
周湛舸拿着荷包端详了一会儿,发现这不是周皇后绣的,周皇后绣的要比这个好多了。也不是说这个荷包绣的不好,而是比不过周皇后那种精美熟练,周皇后是他们周家最出色的女孩儿,才被送进宫里的,绣活一绝。
这个荷包更像是她最开始绣的时候。
周湛舸拿着荷包看上面的第一朵花,针线短,绣的密密麻麻,后面的才像是掌握了技巧,渐渐的每一朵花都舒展开来。
别说,还挺好看,越看越好看,跟真实开的一样。
周湛舸往窗口外看了下,这才想起这个季节海棠花早已开完了。
他院子里种了满园海棠树,知道他喜欢海棠花的只有周皇后。
所以周湛舸捏着小鱼穗子也不再多想了,准备带着这个荷包南下。
南巡的那天很快就到了,季然跟周湛舸等人踏上了南巡的路,走的京杭大运河,一艘大船并两艘中等物资船,如周湛舸说的那样,只是轻装上阵。
季然这边带了刘公公、小陈公公、四个宫女,以及薛琛、陈晓等二十名御前侍卫。
周湛舸只带了两个小厮,其他大臣也都是简装出行。护送他们的是100名禁卫军。
南巡之路在最初的时候是一起走的,到徐州府时,徐州州府率领众人迎接,美酒佳肴、丝竹管弦的招待他们,去的地方也是繁花锦簇,人声鼎沸,徐州看上去歌舞升平,国泰民安;
季然跟周湛舸在徐州的护城河墙上站了一会儿,已经进夏天了,徐州非常热,晚上这一会儿在护城墙上才有一点儿风,季然拿了一把折扇扇风。
周湛舸问他:“皇上累吗?”南方比北方更加炎热,且潮湿,出门就是一身汗,季然第一次下江南,看上去很不适应。
季然摇头。他不累,就是觉得热,尤其是古代人穿的太多了,他穿了三层,每时每刻都想脱下来。
季然看了下天色道:“好像要下雨了?”
徐州知府王知府连忙道:“是的,到了端午汛期了,这几天都会有雨,皇上、周尚书你们就再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吧?”
周湛舸笑着拒绝了:“不了,正因为要到端午汛期了,我们才要抓紧时间赶路。徐州府我们已经看到了,百姓安居乐业,我跟皇上也就放心了。还望王大人恪尽职守,继续为国为民着想,创造一个你想给皇上看到的国泰民安、繁花锦簇的徐州府。”
周湛舸面上有笑容,但话里带话,徐州知府胖胖的脸上本来就有汗,这次汗水直接滴下来了,他用宽大的袖子擦汗,连声道:“卑职明白!卑职一定不负皇恩!”
季然抬了下手:“起来吧。”
这是他这两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周湛舸代他说了很多,他就省心了。
他说的越少,露的馅就越少。这是周湛舸说他的。
昨天晚上回房间的时候,周湛舸拿着扇子给季然扇风,扇了一会儿后用扇子挑着季然下巴端详,季然不知道他要看什么,就让他看,周湛舸详看了一会儿说:“皇上是天生面瘫脸吗?笑一个我看看。”
季然把他扇子拿开:“你跟调戏良家妇女一样。”
那边坐着的薛琛一口茶差点儿喷出去。刘公公看了他一眼,真是大惊小怪。
周少师自南巡出来后,都是住在皇上旁边房间的,比他离皇上都近,那跟皇上关系越发亲近。
远离了京师,远离了那些厚重的规矩,这一路也不用君臣相称,周少师待皇上愈发亲昵。
这种动作,周少师大概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哪儿不妥。
果然周湛舸只是微滞片刻,还笑话季然:“今天晚上你把王知府他们震慑住了,以后要是都这表情也行。”
周湛舸看着季然说,季然生了一副好相貌,贵气天成。这么面瘫着不言不语的时候颇有一番沉着冷静的气势,而他今年才十八岁,所以徐州知府这种官场老油子见着他战战兢兢,底下的这些臣子难以面圣,把皇上想的过于威严。
周湛舸原本还担心季然这张过于年轻的脸镇不住场,但现在看来很不错,他是很少笑,但他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气度,附合文武百官及百姓心中帝王的样子。
季然看了周湛舸一眼:“好,可以狐假虎威。”
薛琛背过身去,要不笑出来就是大不敬了,他以前都没有觉得季然这么幽默,还能自黑。
周湛舸这次咳了声:“什么狐假虎威,这是天子龙威。”
感觉季然这些日子的书都白读了,怎么都词不达意了呢?
他们在徐州府住了两天后便启程了,走的依旧是水路,天气闷热,如王知府说的那样,要下雨了。
船上窗户全都打开了,可还是没有多少风。
纵然季然是心冷如冰的人也做不到心静自然凉了,更何况书还不好看,周湛舸放下奏折,接过刘公公手里的扇子给他扇风:“别扯衣服,一会儿就凉快了。”
季然看看他,再看看那边的薛琛:“你们都不热吗?”
薛琛抱着冰桶往口里倒冰块,咬的嘎嘣响:“热!”
热,他们还不脱衣服,季然只能想想,古代人保守、重礼仪,他也要遵守。
周湛舸打着扇子跟他道:“休息会儿吧,我们今天赶路,船就不停了,看这个情形,今天晚上雨就下下来了。”
季然嗯了声,看薛琛用冰锥捣冰,指使他:“你也给我捣一些冰。”
薛琛本能就想反问一句‘为什么’的,待看到周湛舸看他时,他才想起他现在不是只站岗的御前侍卫,也的伺候季然。
“皇上,你要多少?”
季然把桌上的玉碗给他:“一碗,不要大块儿,要越碎越好。”
薛琛偏了下嘴想说什么,季然跟他道:“弄吃的。应该比你这样好吃。”
第91章
季然洗了手,剥桌上的荔枝,来到江南也有好处,虽然很热,但这边有很多的水果,荔枝、西瓜、桃子、山竹等时令水果很多。
刘公公要帮忙,季然不用有,他自己做,上个世界的时候学会了做吃的。
周湛舸在一旁给他扇着风,看他一个个剥的完整,嫩白的荔枝,猫爪似的山竹,一个接一个非常有规律的摆在碗里。西瓜挑出籽来,也一块块儿切的整齐,甚至都是一样大小的。
季然是有一点儿强迫症的,上一个世界种树,都要种的整整齐齐。
在这个古代世界,他们不知道这是强迫症,周湛舸还笑着问:“皇上,做这个比读书好是吧?”
在周湛舸眼里,这就是能拖延时间就拖延,能不读书就不读书。
季然本能的嗯了声,等听见薛琛笑时,才知道周湛舸又给他挖了个坑。
季然把薛琛捣碎的冰倒在他摆好的水果上,下面的两种水果都是白色的,倒上冰茬之后跟冬天的冰霜一样,冰霜之上摆上切好的西瓜,西瓜汁遇冰晕染开海棠色,在白玉碗里如画一样。
也如眼前人,冰霜做成的人却有让人移不开眼睛的惊艳。
季然端给周湛舸:“周少师辛苦了。”
谁说他是不想读书偷懒的?他是孝敬师傅啊。
周少师还能说什么呢,有谁的殷勤能比的过皇上亲自动手,有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比的过皇上亲手做的呢?
徐州知府美酒佳人,都没有季然素手做一份摆盘。
不是徐州知府不会拍马屁,是因为人不一样。
眼前人抵得过千千万万。
周湛舸接过了碗,先尝了一口:“好吃,来皇上尝尝。”
周湛舸把勺子抵到季然嘴边,季然也张口了。薛琛在旁边眼巴巴看着,跟着咽了下口水,这种吃法看上去是比他自己喀嚓吃冰好。
“皇上,我再多凿点儿冰,您再……”薛琛笑着跟季然说,言外之意是老家皇上再动动手。
刘公公笑着呵斥他:“胡闹,你还敢指使皇上了。”
皇上给周少师做,能给别人做吗?
他能跟周少师比吗?
刘公公虽然这么说了,但季然最后都给他们做了,每人一份,手掌大小的玉碗,分量不多,但就是格外好看。
周湛舸跟季然合吃了季然做的第一碗,也就不再吃他们俩的醋了。
上一篇:天意可违
下一篇:病弱漂亮虫母总被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