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攻洗白了 渣攻洗白了 第17章
作者:长发女妖
“行啊,三哥愿意去当然好了,我和青舒一块去还真有点紧张。”杜北顺着杜东的话说。
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了,隔了两天,林青舒和杜家两兄弟坐着火车,摇摇晃晃的向着魔都去了。
本来说好了一个月之内肯定回来,但一直到接近年根儿,杜北三人都还没有回来,杜东都养成了每天去村口溜达的习惯,经常是在村口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这年头出趟远门是件极为麻烦的事,出去也很难和家里头沟通,杜北三人就这样失联了。
杜东的脸色一日比一日严肃,杜南更是分身乏术,又要忙厂子里的事,又要照顾怀孕的老婆,夜里稍微清闲一点的时候又想起晚归了十几天的两个弟弟,肉眼可见的日渐消瘦。
好在,杜北三人赶在过年前回来了。
“大哥!”杜西看到自家大哥,这一身的疲惫全都没有了,几乎是跑起来一样的蹿到杜东眼前给他一个大大的熊抱。
杜北和林青舒也过来,“大哥!”“杜大哥。”
杜东扒拉开老三,拍拍杜北的肩膀,“咋才回来?累了吧?走走走,赶紧家走,让你嫂子给你做一桌子好饭吃,小林也赶紧的。”
“哎,大哥,我没事儿,这次出门可长了不少见识,大哥,一会儿我给你讲讲。”
杜北和以前一样憨厚的笑着,杜东心里那点子不放心一下子就没了,他家老四还跟小时候没长大一样,有点啥事都得和他说说。
“先回去再说。”拉着老四的手不肯撒,杜东的眼眶有些发酸。
被抛在身后的杜西忍不住对着亲哥翻了个白眼,行吧,他大哥真是偏心的明明白白。
不过转念一想,大哥把老四当成儿子宠,老四就是大哥的‘长子’,小军都是二儿子,偏心也是正常的。
其实杜家人都是一样的心思,对杜北都偏心的厉害,不然也不会为了给杜北娶媳妇,全家都背上高额债务,同样的,杜北对家里人也十分的重视。
等到三人都吃饱饭,休整了一下,讲起来这趟出门的经历,杜西是三个人当中最兴奋的,几乎是手舞足蹈的说着这一趟的见闻。
“那个楼有那€€€€么高,好几层,还有小汽车,大街上走几步就能看到小汽车!”
“要去另一头还得坐船!路上还有小火车!”
“我们还去那个啥啥大酒店吃饭了,里面跟皇宫似的!”
杜西的嘴确实是快,说话噼里啪啦的,最厉害的是一直说不重复,连磕巴都不打一下。
“真的?”
“哇!”
家里的女人们和小军也十分的配合,发出不同的惊叹声,让杜西讲的更是眉飞色舞。
杜东等着他讲的差不多了,敲敲桌子,“就你话多,这次出去是让你去玩的?正事都办好了吗?”
“嗨,大哥,我出马还能办不好?”杜西很是得意,这次出门采购机器,他可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杜北也点头同意,“三哥就是厉害,大哥,你让三哥陪我们一块去真的英明的决定,这次和人砍价,要不是三哥,还真砍不下来。”
挺起胸膛,杜西很是得意,“你瞧,这动嘴皮子的事,还得是我!”
杜东点点头,论起耍嘴皮子,他们家老三绝对是高手,顺便心里也有点得意,让老三跟着去可是他的主意。
“二哥也辛苦了,我们不在这段时间,厂子里的事都压在二哥身上了吧?”
杜南摆摆手,“小林走之前都交代好了,我只要按照他说的做,能费什么事。”
杜家的四兄弟似乎都是一样的,做的多说的少,勤劳、朴实又富有生活智慧。
“条例是条例,平常要操心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杜二哥辛苦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林青舒突然说话。
杜北似乎是想起来什么事一样,“哥,商量个事呗?”
“你说。”
“和省里订购的两台机器马上要送来了,但是机器需要用电,我这边得拉电线。”杜北捏了捏鼻梁,“我寻思着,是不是顺便拉一条电话线?”
“电话?”
“这...”
“这趟出门,花的时间比咱们一开始预计的要长,本来想给大哥说一声的,但是怕写了信,信还没到我们已经返程了,就没写。”
“我们一直不回来,大哥、二哥,你们着急了吧?这要是有电话,我只要打个电话告诉一声就行了,我们也不用着急往回走,大哥你们也不用一直担心着。”
“而且,我已经问过了,要是和电线一块儿拉,还能便宜点。”
杜北的话让杜东有些犹豫,杜西倒是拍着巴掌说要按,后来再三考虑之下,还是决定装电话了。
就是打电话还要收钱,一分钟6毛!
这让杜东心疼的不行,这电话可真是个费钱的东西,能不用就不用。
翻过年,村委会按了电话的消息插着翅膀飞遍全村,比食品厂拉了电线还要吸引人。
都等着按好了电话去看个新鲜呢。
也是同一时间,食品厂的电线拉好了,大型的加工机器也装了进去。
同时,食品厂要裁员的消息也放出来了,最起码烧火工是不用了,其余负责制作的人也会根据之前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杜海哭丧着脸,以后就没法挣钱了,他怏怏不乐的回家,连着好几天都没个笑脸。
但这有什么办法呢?
之前大家不同意贷款的时候,杜北和林知青就说的很明白,食品厂一旦归入他们私人所有,那除了每年给村集体的分红,别的福利就别想了。
当时村里人觉得,为了一个月八块钱去背4万块钱的债,那肯定是不愿意背债啊。
而且一个月八块钱也不是每一家都有,那些没有被食品厂选上的人跳的更欢,现在被辞了工的人家也无话可说。
就是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后悔。
尤其是杜海,他从一开始就想支持厂长和林会计的,但是家里人被那个陈二鹏挑唆的,也逼着村长不让贷款。
现在好了吧,他没工作了,挣不着钱了,以后再招工肯定也不招村里人。
杜海想到这儿,就忍不住想哭,在食品厂工作这几个月是他一年里头最开心的时候,厂长和林会计人好,但凡是出新品都让厂里人试吃。
在外面卖二毛一块的酸枣糕,他们在厂里偶尔也吃过,厂长实验新的糖果啥的,失败的也都分给他们这帮烧火工吃。
现在没了,啥都没了。
“阿海?”杜北和林青舒一起从厂子里出来,还没走远,就看到蹲在一边假装蘑菇的少年。
杜海抬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磕磕巴巴的叫人,“厂长,林会计。”
“怎么在这儿?还要哭了。”杜北摸了摸小孩的头,这孩子干活很卖力气,又不爱偷奸耍滑,他挺喜欢的。
杜海结结巴巴的说了,杜北笑着撸着他的头发,“傻孩子,咱们厂子就在村里,以后招工肯定也是会招村里人的,只是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谁都能来了,得面试得考核,等你十八以后,肯定还是有机会的。”
杜海的眼睛都亮了,“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可从来不骗人。”杜北保证道,又拉着林青舒,“不信你问问林会计,我们都商量好了招工流程了,对吧?”
林青舒点点头,“对,只是现在工厂要正规化,不能用十八岁一下的工人,等你成年之后,再来应聘吧。”
杜海干脆的应了一声,“好!我今年9月就满十八了,到时候我就来应聘!”
“行,小伙子,等着你。”
第22章 八零年代的窝囊老实人(22) 从接盘侠到首富
大型加工机器和包装机器进了食品厂之后,日子就像是按了快进键一样,忙碌着忙碌着,就到了杜二嫂生产的时候。
她是去年7月中旬怀的,虽然前期身子骨弱,孕期反应艰难了些,但有家里人的细心照顾,以及杜北不计成本的食补,到了孕后期反倒没那么受罪了。
生产也是,杜北掐算着医生说的预产期,早早的把二哥和嫂子塞进医院里,住了小半个月,杜北的小侄子平安落地。
婴儿生下来第一个抱的人就是杜北,至于杜南,正在产房门口泪眼滂沱的做望妻石呢。
后来,杜南给孩子取名顺生,希望儿子一辈子顺利的生活。
小名则在杜南的坚持下,让杜北取了,杜北思索了一下,“那就叫平安吧,希望我侄子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小平安在四叔的奶粉攻击之下,很快就养的白白胖胖,非常讨人喜欢。
但要说全家最喜欢小平安的,还是小军,他终于有弟弟了,弟弟还又香又软,别人家的弟弟一碰就哭,他弟弟不会,就算是不高兴了也只是瘪瘪嘴。
除非是拉了、尿了,否则,小平安都不哭不闹,看到哥哥就笑,只要哥哥在,小平安的眼睛里就成不下别人。
要不是因为小平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小军都舍不得眨眼。
“哥,我想让小军去乡里上学,以后要是能考上大学,一辈子就安稳了。”
杜北忙过了机器入场的时期,现在食品厂已经平稳运行了,小侄子也平安生下来,现在就要考虑大侄子的将来了。
杜尹村有小学,拢共只有四十来个学生,也就分大小班,一二三年级都是小班,四五六年级是大班,6岁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去上,只要掏书本费就成,一年也就是三块多钱。
这两年村里人手里稍微有了点钱,村小学的学生也多了一些,现在是分成了三个班,两个年级一个班。
为此村里又招了两个小学老师,其中一个给了知青们,这些知青之间还为了这个名额闹别扭来着。
“这不成,政策不允许,小军也不是那块料。”杜东自然也想孩子能成才,可是他家小军坐都坐不住,六岁就去上一年级了,还是活蹦乱跳的,字还没认全呢。
杜北没想到还要这样的限制,也有些发愁,无论如何,知识都是最宝贵的,村小学他去旁听过,说实话,水平是真的不咋行。
带着忧愁,杜北回家不到一刻钟,就被林青舒看出来,“阿北你在发什么愁?”
杜北就把他想让小军去好一点的学校学习以后好考个大学的想法说了,林青舒拨弄了一下金标钢笔的笔夹。
“那不如让小军下了小学来家里,我给他补课,你说呢?”
林青舒眼里满是笑意,“反正一个羊是放,两个羊也是放,教一个笨蛋是教,再教一个小笨蛋,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
“你说我是笨蛋?”杜北双手握住林青舒的腰,仿佛直接将人掐住了一样。
林青舒看他嘴角都是上扬的,很是‘得意’的说,“你就是这么对老师的?”
“那老师你教教我,哎辣油是什么意思来着?”杜北轻而易举的将人困在怀里,十分好学的问道。
“什么?”林青舒的脸颊已经染上了薄红。
“哎辣油啊,我是不是又没念对?小林老师再教教我这个笨蛋呗?”杜北故意闹他,非要惹的人满脸红透才行。
“你!”林青舒反应过来他是故意的,眼睛里全是羞恼,却被脸皮厚的某人堵住了嘴。
直到喘不过来气,迷迷糊糊的靠在某人肩膀上恢复的时候,耳边响起低沉又坚定的,“I love you.”
林青舒嘴角的弧度无法隐藏,“I’m crazy about you.”
仿佛是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两个人紧紧的贴在一起,胸膛里起伏的心脏逐渐同步频率。
上一篇:身穿后他们把我当Omega
下一篇:这样的反派一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