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心 寻心 第58章

作者:李书锦 标签: 近代现代

  王庆想起路上看到的应小澄给柏浔剥鸡蛋,都是一口闷了蛋黄,剩下的蛋白给柏浔吃。他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搭错了,可能是想帮不在的应小澄照顾一下柏浔,竟然问:“我帮你吃蛋黄?”

  柏浔眼皮微掀,看他的眼神像冬天的河水一样冷。

  王庆不敢跟他对视,拿过他不吃的鸡蛋敲碎蛋壳,“哎,我这就把自己噎死。”

  他和应小澄一样见不得浪费粮食,看柏浔不吃了,就把剩下的小米粥和煎饼吃完。顺便收拾餐桌,把碗洗了。

  柏建林已经不在原来的屋子里,柏浔带着王庆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他在回廊。那里吊了七八个红木鸟笼,比两年前多了几个,加上那些精心养护的盆栽,看着更像个花鸟市场了。

  柏浔径直路过他爷爷,走在他身后的王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跟着走,还是就留在这跟柏建林待在一块。

  柏建林回头,给他指了最近的那间屋,“东西在桌上,工资待遇都不一样,你自己选。”

  王庆眼睛发亮,“谢谢爷。”

  对柏浔来说很多事只需给爷爷打个电话,对他爷爷来说,解决问题通常也是一个电话。而这种人脉在柏建林多年的经营下,极有可能他不在人世了也一样能帮到柏浔。

  傍晚。

  应小澄结束训练给王庆打了个电话,问他今晚住哪儿。

  王庆说:“我明天办理入职,然后就可以搬去员工宿舍了,今晚先住爷爷家。”

  应小澄有些惊讶他们的效率,“这么快,什么工作?”

  “爷爷让我自己选,我选了个包吃包住的,在高尔夫球场。”

  应小澄想象不到高尔夫球场需要做什么工作,“捡球吗?还是维护草坪?”

  “还不知道,人家要先培训我一个月,稳定了月薪能过万。”

  “哇,那很不错。”应小澄笑弯眼睛,“加油干,钱别乱花。”

  “知道,我打算先打工,等攒到钱我就做点小生意,自己当老板。”王庆现在人逢喜事精神爽,兴奋得今晚可能睡不着,“€€,到时候可以让你入点股,带你一起发财。”

  没人不想发财,应小澄当然也很想实现财富自由,“我能问问你打算做什么能发财的小生意吗?”

  “只要有启动资金,大城市遍地都是机会。”

  应小澄不得不浇他一盆冷水,“也遍地都是坑。”

  “我知道。”王庆没有被眼前的富贵迷了眼,只是刚到西山第一天,对新生活充满希望,斗志昂扬,没觉得自己不行,“我又不求大富大贵,能把我爸妈接过来就行了。”

  王庆到这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想让父母也亲眼看看,大城市的楼有多高。

  “不过我感觉他们可能来了这也不会习惯。”

  应小澄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杨娟和应禾勇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没坐过飞机火车,也没坐过地铁。突然让他们从宁静的山里搬进喧嚣的城市,还真说不好他们能不能习惯。

  “先待几个月,应该能习惯吧。”应小澄说。

  王庆不这么认为,“他们跟我们不一样,在山里住了大半辈子,几十年的习惯怎么可能被几个月改掉。”

  应小澄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不习惯就算了,我回老家给他们盖房子。”

  王庆心里很羡慕,“你都不用发愁,他爷爷住的四合院,将来这些都是他的,四舍五入也算你的。”

  “别胡说,他爷爷留给他就是他一个人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王庆欲言又止,“我都不知道该夸你正直还是该说你傻。”

  柏建林到底有多少钱可能没人看得出来,但柏浔这辈子都不用愁谁都能看出来,那是缺婚房的人吗?他觉得应小澄实在没有必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他家里有钱归家里有钱,我不能跟他在一起了就觉得,他家的钱也是我的,我少奋斗五十年,可以提前退休了吧。”应小澄语气严肃地说:“那是他爷爷给他挣的。”

  王庆很清楚应小澄的为人,当然也不是在劝他躺平放弃努力,“我又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有底气。”

  应小澄微怔,“他是我的底气吗?”

  应小澄的反问让王庆也怔了一下,“不是吗?”

  这难道不算底气吗?

  当运动员混出头的能有几个?尤其是应小澄练的中距离跑,800米和1500米的奥运决赛连亚洲人都很难看见,是被欧美长时间垄断的体育项目。就算是其他项目,能在奥运会上如愿以偿是极少数情况,绝大多数选手是带着一身伤病退役的。

  为了完成高强度训练,很多选手只接受了义务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文凭,拼到退役要转业了能做什么?

  应小澄当然考虑过现实问题,事实上这是每一个运动员都需要考虑的。但应小澄从来没有想过,柏浔可以是他的底气。

  “你的意思是,我退役了要靠他养吗?”

  这跟应小澄计划的未来不太一样,毕竟一直以来,他发愁的问题都是自己需要赚多少钱才能养得起柏浔。因为他不像柏建林那么有能力,能让柏浔活得自由自在。

  他赚得不多,活得就省,但也不算抠门。不过那个六千块钱的烟花他就算月入十万也理解不了,可是柏浔就能理解。因为他是被他爷爷富养大的,从来不需要发愁钱的问题。

  应小澄是穷小子,买不起六千块的烟花,但也没想过要柏浔消费降级,以后都陪他玩一块钱一盒的摔炮。

  这就是他们门不当户不对,彼此的家庭条件相差太远。哪怕应小澄从来没有那样的意思,亲近如发小都会觉得,他和柏浔在一起也算给自己的人生找了一条捷径。

  -

  和王庆结束通话后,应小澄还坐在训练馆里,疲惫地转着手机玩。

  场馆顶上的灯关了一半,因为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了,他是最后一个。

  他今天给自己加练了,计划未来一到两周都会给自己加练,直到他被耽误的训练能追回来,体能和状态能尽快恢复该有的水平。

  竞技体育就是很残忍,有时候就是一天的训练都耽误不得,而他却耽误了两周。他不是后悔去法国,意外失忆怪不了别人,事情既然发生了怎么想也没用。就像他从来没有后悔选择练田径,哪怕他很可能连奥运会的半决赛都跑不进去。

  如果他不练田径,现在会在做什么?

  应小澄不喜欢想这种没有用的,他喜欢田径,也感激带自己走上这条路的老师。

  不跑步,难道他能给自己考个大学吗?

  不当运动员,他要去工地搬砖吗?

  其实不管他怎么选,只要他是一个穷小子,就会有人认为他是看上柏浔家的钱和背景,毕竟那是多好的东西,能解决人生绝大部分烦恼。说不想要的都是虚伪。

  场馆的寂静突然被手机铃声打破。

  应小澄顿了一下,接起柏浔打来的电话。

  “结束了?”

  “结束啦。”应小澄听见他的声音就笑了,“吃饭没有。”

  “嗯,你呢?”

  “还没呢。”应小澄累得不想动,坐在长凳上想多喘口气。

  柏浔嗯了一声,知道应小澄吃饭不需要自己催,就挑重要的话说:“你喜欢别墅还是喜欢平层?”

  应小澄微怔,“为什么问这个?”

  “送你。”

  “为什么送我?”

  “想送就送。”

  应小澄刚和发小聊完现实问题,没想到他还没过门的媳妇就来现身说法了。

  “心心,你觉得你是我的人生捷径吗?”

  柏浔觉得这个问题很新鲜,“我送不了你奥运金牌。”

  “哎,我不是说奥运金牌,你看你送我房子,一送就是别墅或者平层的,好多人努力一辈子也买不起。”

  “别人买不买得起,和你有什么关系?”

  “那不就是人生捷径了吗?好像我是为了这些才和你在一起。”应小澄声音越说越小,似乎在因此不高兴。

  “如果你是为了这些才跟我,我可能会轻松一点。”

  应小澄微怔:“啊?”

  “爷爷也会轻松一点。”

  “心心,我听不懂。”

  柏浔说:“你可以去问任何一个认识我的人,问问看,我的优点是什么。”

  应小澄呆呆地听着。

  “他们会说,很有钱。”

  应小澄不想笑的,但嘴唇忍不住抽动。他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柏浔说这话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和感情。

  “除了你,没有人会觉得我很可爱,应小澄,失忆的你也不会这么觉得。”

  应小澄说不出话。

  柏浔很不解,“我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只有钱,该担心的人是我。”

  “你要担心什么呀?”应小澄呆呆地问。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

  “平层还是……算了,我自己看着办,快去吃饭,洗完澡给我电话。”

第61章

  王庆的入职办理得很顺利,搬进员工宿舍当晚就跟应小澄视频。他住的是公寓套房,虽然基本没装修,但胜在有自己的房间。吃饭就在员工食堂,一天三餐,有荤有素。菜色肯定比不了田径训练基地的食堂,不过免费的也不好挑剔。

  王庆这边能迅速安顿下来,应小澄也放心多了,这都多亏柏建林和柏浔。欠了柏家这么大一个人情,应小澄训练之余都在惦记着赶快忙完这一阵,他好出去给柏建林做包子吃。这次要多做几种馅,冻在冰箱里。

  不过这一个月可能都没有希望了,应小澄刚回来,前两周要加练已经写在个人计划上,后两周也不能放松。无论如何他运动员的精神和态度还是需要拿出来给教练团看看,让大家知道他的心没有被玩散,还是心系比赛的。

  他全神贯注地训练就没有精力想其他事情,训练之余联系最多的人也是柏浔。

  以前他在训练基地,每天结束训练都要找柏浔聊天,跟他没话找话地叨叨。柏浔多半是已读不回,翻聊天记录回看就会发现只是他一个人在自顾自说话,对面好像是个机器人。

  但现在这种情况有点反过来了。

  傍晚应小澄还在食堂吃饭,座位对面坐着许青山。这个点食堂的人已经很少了,许青山是今天也加练了才跟应小澄一起吃饭。他们小声聊着最近的国际体育赛事,国内明星选手的代言费,越聊越羡慕。

  应小澄问:“我们要是能在奥运会拿到冠军,也会有品牌找我们代言吗?”

  许青山说:“那也是国家队团体代言,分到你交完税可能也没剩下多少。”

  应小澄已经在想象自己穿上国家队服,戴奥运金牌,登上牛奶品牌广告的画面,既向往又感慨,“要是真有这么一天就好了。”

16795